不久前,張大玉先生給我寄來一首詠嘆海英菜的詩:“天生野長海英菜,春忘報幕自登臺,老調新腔俱能唱,直把凡花羞紅腮?!蔽姨峁P回應道:“海英本是野生菜,春能佐餐冬作柴,自從詩人常吟頌,疑似仙草出蓬萊?!?span>
我和大玉先生的認識,也是緣于 30年前他另一首關于海英菜的詩。一別三十載,時至今日,我和大玉先生又聊起“海英菜?!蔽矣X得這就是我和大玉先生的緣份。上世紀八十年代末,大玉先生就在他的詩集中大力為海英菜作贊。大玉先生一生中孜孜不倦的用詩歌的方式贊頌著極普通、極平凡、極不起眼的海英菜,足以窺透他對這片咸土地的情與愛。
事實上,海英菜就是生長在鹽堿地上的一種蒿草。其葉可食用,籽可充饑。所以在饑荒年代鹽場人對其情有獨鐘。1993年,電視臺到徐圩場拍攝小英雄楊佃池舍已救人的四集連續劇。我陪著編劇看外景時,編劇被老徐圩海邊的一蓬蓬連片的姹紫嫣紅的海英菜所啟發,靈感上來,一定要把已經定名的《第十三個夏天》改為《海英草》。將鹽場小英雄喻為海英草,這件事與大玉先生沒什么直接的關聯,可從此以后,以“海英草”做報刊欄目、社團名稱的漸漸多起來。原來不被人重視的小草-“海英菜”,自先生入詩后,莊重典雅,聲名鵲起。后來,許多人將海英菜作為一種精神象征,以大玉先生努力最多。他用充分的想象力高呼“海邊天生英雄菜,昔賑揚州救兩淮,今憑富含生長素,不翼飛遍新世界?!?span>
贊美海英菜,把家鄉的一種度饑荒的“救命菜”贊到寄托精神情懷的“英雄菜”直至綠色健康的“神仙菜”,成為大玉先生心中的最偉大的菜。他用詩人的方式對其傾注滿腔的情和愛,折射出他對這片咸土地的深情。
(周海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