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蘇 玲
冬至,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,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,冬至俗稱“冬節”、“長至節”、“亞歲”等,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、夜晚最長的一天,而這一天在我們蘇北有一個很重要的風俗就是“吃餃子”,可是為什么這一天一定要吃餃子呢,也許很多人并不知曉。
相傳“冬至吃餃子,是不忘‘醫圣’張仲景‘祛寒嬌耳湯’”之恩,張仲景(南陽稂東人)在其告老返鄉之時,正為冬季。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,饑寒交迫,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。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,支起大鍋,在冬至那天舍“祛寒嬌耳湯”醫治凍瘡。他把羊肉、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,然后將羊肉、藥物撈出來切碎,用面團包成耳朵樣的“嬌耳”,煮熟后,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只“嬌耳”,一大碗肉湯。人們吃下了“嬌耳”,喝了“祛寒湯”后,渾身暖和,兩耳發熱,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。隨即有后人學著“嬌耳”的樣子,包成食物,就叫作“餃子”。至今南陽仍然有“冬至不端餃子碗,凍掉耳朵沒人管”的民謠。
說到每年冬至吃餃子就想起小時候在姥姥家吃餃子的情景,每年冬至的這一天,姥姥都會把兒女叫回家,說冬大于年,要一家人在一起吃餃子。我記得那會,姥姥都會包好幾種餡的餃子,有芹菜餡、韭菜餡、白菜餡。按姥姥的說法,每種餡的餃子都有各自的寓意。芹菜餡,叫勤財餃。謂之勤財,是對源源不斷的物質財富的祈福;更是對勤勞、務實的祝福。韭菜餡,叫久財餃。謂之久財。是祈福長久的物質財富;更是對天長地久的祈福,但愿人長久——健康、和睦、快樂、幸福。白菜陷,叫百財餃,謂之百財。對百樣之財的祈福;或為對夫妻白頭偕老的美好祝愿。
一家人都到齊了,姥姥就會把早已包好放在簸箕里的餃子倒入滾燙的草鍋里,我和哥哥姐姐就會在下面不斷的往爐底添著柴火,姥姥就操著漏勺在鍋里時不時的攪動,以保證餃子不會粘鍋底,中間還要用涼水澆一下,姥姥說這樣餃皮更加的緊實好吃。大人們就開始準備調料,搗蒜的,切姜絲的,擺好碗筷就等餃子出鍋了。終于,餃子出鍋了,每人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吃得不亦樂乎?,F在想想那時的情景滿滿都是歡樂,可惜現在姥姥不在了,再也吃不到她包的餃子了,但是現在我自己學會了包餃子,在往后每一年的冬至這一天我就可以包好餃子去祭拜姥姥,愿她在另外一個世界也能吃上餃子,過的安康幸福。